实现属于自己的中国梦
—信电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创先争优活动纪实
“拓宽视野,将自己的个人发展融入到国家建设之中;把握人生的宽度,实现属于自己的中国梦。”
———褚健副校长与联系点党员共勉。
人,是什么样的人?平凡的共产党员,普通的基层党组织;事,是什么样的事?不一般的思路,不平凡的效果。这里记录的,就是信电系本科生党总支第二支部在创先争优过程中的平凡小事。没有惊天动地,也没有轰轰烈烈,然而,恰恰是以他们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党支部和党员们,真正“脚踏实地,做好学生角色;仰望星空,争当时代先锋”,确立了“实现属于自己的中国梦”的理想。
空巢里的笑声 守望夕阳红
2010年11月里的一天,天气寒冷,但信电系本科生党总支第二支部的成员却个个满头大汗。他们蹬着自行车,到处找加工铝合金的店铺,只为寻觅一个合适的床架。为啥找床架?原来他们了解到,信电系的一位90高龄的退休老教师睡觉的大床没有床架,老人睡觉时摔下来了好几次,无奈家人都不在身边。老人情急之下拨打了“爱心通讯员”们的电话。这才出现找人做床架的那一幕。但由于难度太大,又没有利润,铝合金店铺的老板们都不愿加工,支部成员决定自己动手。利用老教师提供的塑料板,支部成员发挥巧思,成功地做成了一个床架,还特意给床架设计了一个可以摘取的“门”方便老人上下床。
“爱心通讯员”在信电系的退休教师中有很高的口碑。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,信电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与退休党支部“结对子”,开展了“守望夕阳红”活动。支部书记李战辉说:“许多退休老教师家的子女们都在外地工作,“空巢老人”越来越多。如何关心、帮助这些老教师们,便成了一个需要破解的难题。”
结对以来,除了定期探望外,今年年初,支部成员别出心裁地给退休教师们分发了“爱心名片”———正面印有“新年快乐”的祝福,而反面,则是“信电人自己的志愿者”的口号。口号下,印有顾一欢、刘畅等四位“爱心通讯员”的电话。
就在前不久的一个晚上,一位老教师从椅子上摔了下来,脚痛难忍。老伴着急得连夜给“爱心通讯员”打电话求助。一大早,支部成员顾一欢等冒雨赶到了老教师家,他们齐心协力地抬起老教师,将他送到玉泉校区校医院检查。然而不巧的是,玉泉校医院的X机出故障了。在校医院的帮助下,他们又用救护车将老教师送到西溪校医院进行检查,在确认并无大碍之后,再将老师送回家中。这让老教师一家非常感动。
为了丰富空巢老人们的生活,支部成员与信电系信通所二十多位退休老师开展春游活动。春游期间,支部成员将支部志愿者名片,再次送到每位老师的手中。一位老教师接过名片后,动情地“代表老同志们”向支部的同学们“鞠躬致敬”。
探讨中的学习 共筑中国梦
玉泉校区行政楼的保安大叔已经习惯了这么一群“奇怪”的学生,他们常常会因为一个时事热点问题争得面红耳赤,有时讨论激烈时常常忘记了时间,总是要劳烦保安大叔亲自催促关门时间才“恋恋不舍”地离去。这群奇怪的学生正是信电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的同学们。
为了更有效地学习党的基本理论,并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,信电系本科生党总支第二支部开展了“‘指点江山’———支部时事热点论坛”活动,将“创先争优”活动开展地更实在。
利比亚局势、日本地震、台湾问题、房地产调控……这些时事热点问题都是支部成员的话题。“在争论中交锋,在交锋中学习,在学习中前进”,很多支部成员为了能在时事讨论中“唇枪舌战”,都在讨论前做了充分的准备。这有效地调动了支部成员关心时事,正确认识时事的积极性,同时,以讨论为载体,增加了支部成员的相互了解。
支部成员不仅自发学习、充电,还善于运用与退休教师间的沟通平台,促进学习。一次,一位退休教师向支部成员提出“导弹车如何跨越壕沟”的问题,来引发大家思考。但经过琢磨,支部成员还是想不到绝妙的方法,老教师便“倾囊相授”,老教师的巧思妙想让大家钦佩不已。支部负责人说,“真的很难忘退休的老前辈们对我的思想启发。”
支部还开展了主题为“奉献·求索·延续·传承”的系史座谈会,邀请了信电系80岁高龄的退休教师姚庆栋,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信电系艰苦奋斗课。支部成员王倩感慨地说:“那是我第一次直接从老一辈们的口中听到我们信电系的历史,那样的真实和丰富,我所受到的教育是任何纸质材料所无法达到的。”
对口联系基层党支部的校党委常委、副校长
老教师的精神传承,领导的悉心关怀,都使支部成员收获良多。支部副书记赵晓沐由衷地感叹:“以前似乎遥远的‘奉献’、‘牺牲’,如今竟感觉如此近切,如此真实!”支部预备党员张蕾表示:“身为一名预备党员,自己在今后的学习、生活中要时刻自省。温爱国情,筑中国梦!”
交流中的传承 传播先进性
“师长同心,引航科研之路———SRTP经验交流会”的场面非常火爆、热烈,现场来了不同专业的几百号人,这大大出乎了信电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成员的预料。
自学校第十四期SRTP项目申报工作开展以来,针对信电系09级学生尚未正式进入专业院系学习,缺少专业老师和优秀学长指导的现状,党支部主动联系邀请
支部邀请了青年教师张昱、团委副书记王钰博以及07级的优秀学长学姐,为大家讲解SRTP。“支部成员通过校内论坛CC98,发现学弟学妹们对SRTP有很多疑问。于是大家就自发搜集资料在论坛上为学弟学妹们一一解答。后来研究决定邀请相关教师和优秀的同学,为学弟学妹们进行现场解疑。”支部书记李战辉说,“原本只想做一个小范围的交流,没想到现场这么火爆,学弟学妹都盛赞这次活动,有点受宠若惊。”
对于这次SRTP经验交流会,信电系党委副书记楼建悦经历了从“吃惊”到“赞许”的情绪转折,她说,“支部从自发组织活动,直到最
只有强化自身,才能传播先进,支部成员对此也有深刻认识。为了有效地帮助支部所有成员,信电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专门成立了“学业指导小组”,先期对内展开活动,在积累经验之后,对外展开辅导。这样例行的活动,支部每月会举行一两次。而“学业指导小组”的活动,涵盖了从选课、课程学习到SRTP训练等各个方向,这使得支部同学们的时间、精力得到了最优化的配置,同时,巧妙的活动载体的选择,也让“最广大的群众”从中受益。
去年,08级很多同学刚迈入大三,面对就业、读研还是出国深造这一抉择,存在困惑。为了帮学弟学妹们答疑解惑,支部邀请了一批在各方面都优秀的同学,在支部内部开展“考研、保研、出国交流会”,围绕本科毕业后路在何方,尽最大努力带领大家走出彷徨。
在09级信电系分班工作刚刚结束时,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发起了“致学弟学妹们的一封信”活动。大家纷纷将自己两年多时间里对大学生活的理解,对信电课程学习的心得等浓缩在几百字的短信中,经支部汇总后统一发布在CC98信电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的帖子上,与刚刚进入信电系的学弟学妹们交流互动。
在对一件件类似平凡之事的采访中,我们分明看到了一种力量,一种精神,一种有理想、有宽度属于自己的中国梦,正在形成,正在萌动!